發表文章

防疫與放飛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今天出門洽公之後,遇到雨,奔跑到停車位,進得車裡,發現臉上都是乾的,我們的「 FFP2 」級口罩真的有優點。同時,台灣政客確診,上了頭條新聞。美國採放飛的政策,飛機客艙不需佩戴口罩,新冠變種病毒之後,不明肝炎再加上猴痘。但是,拜登總統訪日本時,仍戴著「 N95 」等級的口罩,與日皇見面。 拜登總統訪日會晤日皇 台灣沒有本錢受傷,大家還是作好自我防護;事實上,「 FFP2 」級的呼吸防護具最適合亞熱帶的台灣氣候。特別是,梅雨季節就知道其優越的特性。我們到處與人結緣,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正面的回饋;不過,仍有極少數的人認為我們的作品「 太小 」,無法佩戴。現在把各種口罩展開,我們的「 FFP2 」明顯地尺寸較大,只是因為是立體且具高包覆性才不會感覺大。 展開來比較各類口罩的尺寸 歐盟航空安全局 (EASA, the European Union Aviation Safety Agency ) 上週宣布了整個歐盟的寬鬆政策,其執行主任派屈克基 (Patrick Ky) 表示:「我們終於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中達到了可以開始應對的階段, 放寬衛生安全措施 ---- 」飛往許多歐盟目的地的乘客不再需要戴口罩,但「 德國、希臘、義大利和西班牙 」仍是遵守口罩規定的國家。 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 (ECDC,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) 主任阿蒙 (Andrea Ammon) 說:「儘管戴口罩『 不再是強制性 』的,但仍然要保持距離,以策安全。」此外,自 2022 年 5 月 16 日 起,航空公司在飛行前和飛行期間「 應繼續鼓勵 」乘客和機組人員在飛行期間和機場內「 佩戴口罩 」,而且配戴「 FFP2 」等級的口罩 — 高密合度,且具舒適性,可過濾油性和非油性粒子 — 「 N95 」只過濾非油性粒子。 FFP2 等級口罩 即使法國取消了飛機、火車和公共汽車上必須配戴口罩的規定;但義大利仍然要求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繼續佩戴更具保護性的「 FFP2 口罩 」,直到 6 月 15 日 。在歐盟 27 個國家中,仍規定需要在航班上佩戴口罩的國家是:「 葡萄牙、奧地利、塞浦路斯、愛沙尼亞、立陶宛、馬爾他、荷蘭和盧森堡 」等八國。 郭家的家訓是「 不發災難財

郭家之光-防疫先鋒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五二 O 應該是國家的喜慶日子,可是疫情卻熱度不減;從愚人節當天的一百多例確診,今日已經單日高達 85,761 例確診,連醫生也戴起「 Autoland 」的「 FFP2 」口罩。 郭家的家訓是「 為所當為 」及「 有所不為 」。當 2020 年疫情開始時,郭家子弟可以為防疫貢獻心力 — 例如捐贈「 高密合度、高防護力 」的高階歐規「 FFP 」等級 — 可過濾油性和非油性粒子的呼吸防護具 ( 立體口罩 ) 及其自動化設備給捷克,協助疫情嚴重的歐洲防疫;然而,並沒有發災難財,依然謹守自動化服務的本業。 如今,民智漸開,漸漸有人知道 1993 年設計的平面口罩「 密合度 」和「 防護力 」不夠;原本當贈品送人的「 FFP2 」級口罩,竟然眾多人詢問。今天破例 — 「 沒有下一次 」,接見宗親參觀「 傳說中的全自動生產線 」,由郭家的年輕子弟 Dean 向宗長叔叔們解說「 FFP2 」級口罩的優越性。 Dean 在全球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前 歐洲哥德堡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,「 奧米客 」 (Omicron) 的微粒已經細至「 5 μ m 」以下,經由「 呼氣 」就能造成感染;郭家贈送歐洲的「 全自動生產線 」生產的「 3D 口罩 」之「 微粒測試達 0.075 μ m 」,早已超前佈署。 Dean 親自展演線上抽檢的 3D 高階口罩 歐洲議會 (European Parliament) 由 莫雷爾 ( Emmanuel Maurel ) 議員質詢「 歐洲 FFP2 口罩生產自給自足 」的問題,指出, 新冠疫情 ( COVID-19) 大流行凸顯了歐盟在醫療設備,尤其是口罩方面的依賴程度。歐盟有 27 國,人口約 4.5 億人,需求的 3D 口罩約三百億片,然而自從疫情蔓延開始時,整個歐洲大陸都面臨口罩短缺,幾乎無法採取任何措施來促進歐洲的生產。為了供應醫院和公共服務,各成員國依賴於歐盟以外 — 主要是「 中國 」 ( China ) 生產的口罩。郭家的「 全自動生產線 」則可彌補歐盟的部份需求。不過,大家都很好奇傳說中的先進自動化設備,到底是啥模樣?今天則由郭家的年輕世代,特別破例一次,向宗親們說明其優越的特性。 從進料說明開始 首先,材料整卷放在料架上,如果是「 A495 」代表四層的產品,就有四卷材料;它們被送進機器中

超音波與口罩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現代懷孕的女生都會去照「 超音波 」,觀察胎兒的成長,也感受為人母過程的喜悅。因為,超音波不像 X 光或 CT( 電腦斷層掃描, Computed Tomography) 具有游離輻射,而且無創及無放射性,故成為觀察胎兒的最佳選擇。一般診斷 超音波 掃描採用的 頻率 範圍為 3~9 百萬赫茲 (Hz ) , 惟超音波不僅在醫學用途,工業用途也相當廣泛 — 各位今天所戴的「 口罩 」就是超音波加工的產品。 全球新冠疫情至今依然熱度不退,感染的途徑仍然從口鼻進入;然而,從「 丹佛 」飛往「 舊金山 」的飛機上,已經「 不需要戴口罩 」,舊金山的店舖也是不用戴口罩。顯然,美國採取和英國一樣的「 放飛 」政策,放任疫情蔓延。海島則在選情壓力下,東施效顰,導致從愚人節的嚴控 — 日僅百例確診,到今天單日已達「 50,780 例 」 — 成為每百萬人高獲獎率的地區。剛剛看見騎樓大排長龍,好奇地停下來問,居然是排隊買「 快篩劑 」 — 不知有何益處?德國每組 1 歐元 ( 約新台幣 30 來塊 ) ,加拿大免費取用;海島當局不知在玩啥把戲? 反觀歐盟,先進國家倒是嚴格要求,佩戴「 FFP2 等級 3D 口罩 」,以高密合度 ( ≧ 95%) 和高防護力 (0.3μm 以下 ) ,過濾油性和非油性微粒,俾達到防疫的效果,促使社會回復正常運作。目前台灣在一群專業人士的努力之下, 3D 口罩的防護力可達「 0.075μm 」,被認證為最佳呼吸防護具。 歐規 FFP2 級 3D 口罩要求高密合度 1982 年,我到了瑪特爾公司時,看見到處都是「 超音波 」加工機,因為「 芭比娃娃 」的身軀需要用超音波把「 前胸和後背 」熔合,芭比的腳會彎曲是因為有「 腿骨 」,還是需要超音波加工。最可笑的是後者,一支腿骨有三片零件,只見作業員辛苦地用榔頭敲打在一起,再放進加工位置熔合,有的「 溢膠 」 — 出現毛邊,有的一折就斷,皆需要人工檢驗及再加工,良品的工時合計高達每支 15 分鐘,真是荒謬至極 — 最荒唐的是,原設計者宣稱設計過「 小鷹飛彈 」,每支腿骨索取 0.1 美元智財費。 實在看不下去,只好花了十秒鐘將其結構改變,不必使用「 超音波加工 」, 15 秒可生產四支 — 零缺點 — 最粗殘的小孩怎麼折,再也折不斷。生產線上馬上出現一大堆閒置的超音波焊接